樣品申請 | 資料下載 | 替換型號咨詢

基于靈動MM32L系列32位MCU OBD應用方案分享

OBD全稱車載診斷系統,起源于19世紀80年代的美國,當時美國為了控制汽車排放,規定加州銷售車輛裝備車載診斷系統,也是最早的OBD系統。最早的OBD系統也稱OBD-I,監控范圍包括氧傳感器、排氣再循環系統、燃油供給系統和發動機控制模塊,只能檢測到與排放有關部件的連續性故障,無法監測其漸進損壞情況。同時系統沒有統一的標準,使用的協議也不相同,投入之后效果并不好。


針對OBD-I出現的缺陷,SAE制定了OBD-II系統,并制定了一系列相關的標準和規范。相對于之前的OBD-IOBD-II采用了標準化的16針診斷座DL、相同的故障代碼DTC和標準化通信協議,并且擴充了系統的檢測項目,歐洲共同體也在同時規定了歐洲版的EOBD,也采用統一的診斷座、通信協議和故障代碼等,兩者基本原理和診斷項目類似。


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汽車國際化的程度越來越高,作為驅動性和排放診斷基礎,OBD-II系統將得到越來越廣泛的實施和應用。OBD-II程序使得汽車故障診斷簡單而統一,維修人員無需專門學習每一個廠家的新系統。


OBD系統在我國發展較遲,國家環保總局頒布了規定在200771日實施國III排放法規,我國的排放法規與歐洲的排放標準類似。盡管OBD-II針對汽車排放起到明顯的控制作用,為了更及時監測排放,OBD-III也出現了。增加了無線通信方式來讀取發送機、變速器和ABS系統ECU中的數據,將車輛識別代碼(VIN)、故障碼等一些數據自動傳送到交通管理部門,不過由于該系統可能涉及侵犯用戶隱私,所以在考察中。


OBD-II診斷儀是針對汽車尾氣排放系統的故障,用來讀取、清除故障碼,進而解決汽車故障的一種診斷工具。


當汽車排放的一氧化碳(CO)、碳氫化合物(HC)、氮氧化合物(NOx)或燃油蒸發污染量超過設定的標準,故障燈就會點亮報警。


同時動力總成控制模塊(PCM)將故障信息存入存儲器,OBD-II診斷儀可以通過一定的程序將故障碼從PCM中讀出,使維修人員可以根據故障碼的提示,迅速準確地確定故障的性質和部位。


OBD-II方案框架圖

OBD1.png


OBD-II診斷儀產品特點

?讀取錯誤碼

?讀取車輛故障碼

?清除錯誤碼并關滅MIL(“檢查引擎”指示燈)

?獲取車輛信息

?獲取數據流

?顯示實時曲線

?獲取車速信息

?計算負荷值

?讀取進氣溫度

?獲取發動機冷卻劑溫度

?獲取發動機轉數表

?車架號查詢

?故障代碼一鍵查詢


靈動微電子MM32L系列低功耗MCU簡介

高性能ARM?Cortex-M0內核32位單片機,最高工作頻率可達48MHz,內置高速存儲器,豐富的增強型I/O端口和外設連接到外部總線。

?內置112位的ADC2個比較器、116位通用定時器、132位通用定時器、316位基本定時器、116位高級定時器。

?豐富的通信接口:1I2C接口、2SPI接口、1USB接口、1CAN接口和2UART/LIN接口。

?寬電壓供電,可在2.0V~5.5V可靠工作。

?工作溫度范圍包含-40~+85℃常規型和-40~+105℃擴展型。

?多種省電工作模式保證低功耗應用的要求。最低電流可至0.3uA


OBD的作用

OBD系統隨時監測零部件和系統的故障,保證車輛在使用中排放不超過OBD法規的要求。

OBD系統會持續監測排放的劣化過程,大幅減少由于故障造成的排放超標。

利用OBD系統的監測信息,簡化車檢和維修的流程,從而減少故障發生和維修之間的時間間隔。

OBD的實施可以保障汽車污染控制裝置的生產一致性,減少零部件和系統的差異,提高零部件和系統的耐久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