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產MCU突破汽車電子壟斷不是夢目前國內MCU廠商主要在消費電子、智能卡和水電煤氣儀表等中低端應用領域競爭。而在市場潛力大且利潤比較高的領域,比如工業控制、汽車電子和物聯網市場,則都被國外的MCU廠商所壟斷。
目前國產MCU的比重還不到10%。在“國產替代”熱的背景下,雖然國內MCU廠商的發展很有潛力,但要想突破汽車、工業、醫療這些高利潤、潛力大的市場,則需要在安全性、可靠性、低功耗和連接性等方面狠下功夫。
靈動微電子就是這樣一家有遠大抱負的嘗鮮者。該公司正在積極布局汽車電子領域,從該公司最近的高管變動當中就可見一斑。日前靈動微電子在深圳麗思卡爾頓酒店舉辦“2020(第五屆)靈動MM32協作大會”,本文就來帶您看看該公司近年來所取得的成績,以及在布局汽車電子方面有哪些舉措。
靈動微電子董事長兼總經理吳忠潔博士表示,靈動自從2016年舉辦第一屆協作大會以來,一直用行動闡述著自己的價值觀:專業可靠、便捷高效。在這五年中的靈動也秉承利他主義的合作精神,同時也以貼身保姆式的扶持與支持的態度,對待每一位合作伙伴。靈動在產品及合作上強調六個方面,即“PPAPPS”:功耗、性能、應用、合作伙伴、具有競爭力的價格以及服務體系。同時也提出計劃:希望在三到五年中,形成周邊團結十個銷售額過億的合作伙伴、20個過千萬的合作伙伴,重點合作伙伴超過100個,合作的項目和應用超過一千個,對靈動感興趣的客戶超過一萬個。
現在靈動致力于加強研發投入,加強國際合作。在市場上堅定走通用市場路線,概括為六個M:Mind Motion,Make Money,Mass Market。在整體上,該公司還有九個字:平臺化、系列化、生態化。靈動從2016年正式推出MCU產品以來,現已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全面的完整的本土化的國產32位MCU公司。
中國半導體行業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關鍵時刻,國產MCU芯片行業也進入一個百花齊放的大好時代,隨著MCU國內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,國內MCU產業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。靈動會繼續充分利用國內加工制造產業鏈的優勢,結合廣泛的國內外應用市場,通過不斷的投入、研發,聯合多方合作伙伴,共同打造具有本地化特色的和自主軟件生態系統的國產MCU產品線。
靈動微電子新任首席技術官周榮政博士表示,在國際領先的大廠工作15年之后,他有兩點感觸:1.國產MCU的時代已經開始了;2.國產MCU從賽道上來講,之前更多的是模仿和學習,未來應該是走自己的路。
國產替代現在講得很多,但通用MCU是一個看似簡單實則復雜的體系,這不是一個芯片做出來就可以替代的。比如說模擬芯片只要兼容,性能測試過關就可以。MCU卻不一樣,既使跟別人做得一樣,但品質、供貨保障、支持等都是需要由很多的合作伙伴來做,這也是MCU的特點。
總的來說,國產芯片,特別是MCU,所面臨的問題有5個:性價比、品質、可靠性、創新、軟件生態、長期供貨
在這5個方面,周榮政著重討論了怎么提高品質和可靠性,以及靈動打算做怎樣的創新。他表示,品質提升要從三個角度來看:第一是目標市場,這是跟市場應用有關;第二是平臺化設計,這跟產品的開發有關,是從架構選擇到IP;第三是測試保證,也即質檢。
不同的目標市場有不同的品質要求。消費電子的需求非常廣泛,在這之中300PPM已經算是比較好了,甚至有很多是1000PPM。工業和家電市場,特別是大家電,通常的標準是50PPM。最高的是汽車電子,是在10PPM以下,最好是0PPM。
靈動現在正在從消費電子向工業大家電市場進軍,因此對PPM的要求提高了很多倍。那么怎么樣把50PPM的產品做好?這就牽涉到平臺化的問題。靈動從技術上把平臺分為三個:通用平臺,M0 @96MHz、M3 @120MHz;超低功耗平臺,M0 @48MHz、超低漏電;高性能平臺,M33 @200MHz。
通用平臺更強調的是:性價比;功耗和性能的平衡;不斷地提高品質。超低功耗平臺,雖然因為疫情的關系,血氧儀和額溫槍有所斬獲,但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提高。比如大家電用的搖控器,目前主流用的都是日系和歐系的產品。作為國產芯片要做這個市場,就得把功耗做得極低。
在測試保證方面,靈動在供應商的品質管控、提高測試覆蓋率和完備的可靠性測試方面,也都做了很多的布局。例如在品控方面,靈動已經建立了自己的質量管理體系。在提高測試覆蓋率的同時,提高并行測試率,這樣分攤到每個芯片的成本就降低了。在可靠性方面,逐步完善可靠性測試的體系——靈動現已能夠做到百分之百完整的工業JEDEC可靠性測試,下一步則是要引入AEC-Q100的可靠性測試體系,而為未來三到五年進軍汽車電子做鋪墊。
另外,靈動還在下述IP方面做布局。只有對這些IP進行完備的驗證之后,才能保證做芯片、做SOC開發的時候減少犯錯的機率,這樣也能夠在做創新的同時保證產品品質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