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MCU產品及應用現狀和趨勢32位MCU工作頻率大多在100-350MHz之間,處理能力和執行效能比8/16位更好,其應用也更為寬泛。系統廠商出于自身產品研發效率和項目管理的需要,將傾向于選擇性價比高、容易獲取設計資源的內核處理器。因此既滿足廠商需求又具有豐富生態系統資源的Arm內核成為32位MCU的主流方向,其優勢和市場占有率會越來越大。
低功耗是MCU器件的核心指標,因為很多MCU都是內置于電池供電的電子設備中,續航能力不足會嚴重影響消費領域的用戶體驗。而工業領域的要求更為嚴苛,如隧道或橋梁上用于檢測位移變形的傳感器節點,有些僅靠電池供電且要求正常工作長達十年以上。在新興的AloT領域,傳感節點數量眾多,主控芯片的功耗和聯網設備的續航能力直接影響產品的可用性。
●受疫情影響,測溫儀意外帶動MCU需求猛增 疫情影響帶動了測溫儀市場,一時需求快速增長供不應求,帶動了傳感器、MCU及運算放大器等需求迅猛增長。全球紅外MCU出貨量將呈跳躍式增長。
●汽車電子成為MCU長期發展的最大驅動力 汽車電子應用已經占據超過1/3的MCU市場,而汽車自動化、電動化、智能化、網聯化正在推動著汽車電子行業快速發展,這將大幅拉動高集成度MCU器件的需求。同時因為系統復雜度日益增加,車用MCU逐漸由8/16位升級到32位,并且使用數量也在增加。以ADAS系統為例,Level 2車型就搭載了自適應巡航、車道保持、緊急制動剎車等功能,其中大量使用的車載傳感器和車載攝像頭需要高性能的MCU來做模擬數據的處理與驅動控制,未來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有望加速MCU市場的增長。
● 國產32位MCU 目前國產MCU正在逐步實現中低端領域的進口替代,相對于以往基本都是國外品牌的現象,如今包括在消費電子、工業控制等應用市場已出現了不少國產MCU身影。不過中高端市場領域仍基本掌握國外企業手中,如車規級MCU方面國內只有極少數廠商產品可真正進入市場且替代空間巨大。
國產32位MCU涵蓋5G技術及應用、國產化替代、AI人工智能與大數據、TWS耳機、智能家居、無線技術與物聯網方案、智能網聯與智能駕駛、消費電子、SiP封裝與先進制造、GaN快充、存儲、嵌入式系統與技術、北斗+衛星互聯網、VR/AR等九大熱點。
靈動微國產32位單片機為客戶提供產品整體解決方案,從產品功能定義、市場競爭力分析到算法整合、軟件驅動、應用例程等都深入參與,為客戶提供精準的市場分析和全面的應用方案,幫助客戶把握好成功的每一個重要環節。
|